快捷導航
只要老師有需求,首都師范大學的專家隨時來校聽課指導;供學生選擇的社團多達30多種;師生有機會到國外入駐國外家庭,還能隨班就讀……這樣的優質校就在家門口。位于北京市豐臺區云崗地區的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云崗小學,有南、北兩個校區。從名字就能看出這所學校是在北京市深綜改背景下,高校辦附中附小的結晶。 學校前身是云崗一小和云崗二小,合并前兩所學校都是百姓口中的“好學?!?,這樣的強強聯手,再加上高校的優質資源,可謂是如虎添翼。 分析1500份征求稿 精準定位學校理念 首師大附屬云崗小學的前身是云崗一小和云崗二小,兩所學校有著各自的辦學理念和文化,如今合并成一所學校。如何吸取兩校的精華,形成適合于現在一所學校的學校理念是學校干部層最關心的事情。 合并初期,學校在制度上確立了尋求“最大公約數”,采取“承大同,調小異”的基本思路。經過首師大專家和學校領導班子共同研究,將學校核心理念、校訓等方面的初步想法進行了歸納,設計了征稿啟示,征求師生和家長的建議。沒想到竟然回收了約1500多份征求稿。學校領導與首師大專家一一對稿件進行了認真閱讀,反復分析、研究、提煉。最終將學校核心文化理念確定 “‘真?實’教育”,校訓擬為“尚德求真、拓新務實”八個字。對“‘真?實’教育”的理解,學校校長張德江解釋說,“真”包括愛護學生的“童真”、遵循教育的“本真”和教學追求“真知”、師生共做“真人”?!皩崱本褪恰昂V實”的人生精神和“務實”的學習態度。 專家成同事 老師變了樣兒 以往老師想聽專家講座,請專家聽課診斷,需要跟校長溝通,校長再想方設法聯系專家,并不是那么容易辦到的。從2015年云崗小學牽手首都師范大學后,高校專家到校指導的次數變多了,專家成了老師們的同事。他們一起備課、一起研討,在專家聽課、分析、引領的過程中,老師們成長著。 據學校書記吳鳳英介紹,與首師大合作的兩年中,首師大專家到校做講座共計20余場,聽課指導上百次,涉及專家200多人次。粗算下來,專家一周就要到校兩次。如此頻繁地與專家接觸,最受益的要數老師了。 一位六年級語文老師就有切身的體會。她告訴記者,以往語文課在講完一篇課文后會推薦作者的相關文章和書籍給學生,但是學生到底感不感興趣,讀沒讀老師不得而知,效果并不好。一次首師大專家給老師們支了一招,不能只羅列延伸閱讀的題目,要給學生做簡單的介紹,把學生帶入情境中,講到他們最感興趣時停下來,這樣留下一個疑問促使學生自己去看,這樣才達到了效果。 專家不僅給老師們的一線教學提供錦囊妙計,還更新了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一位四年級英語老師認為,現在的課堂更注重其真實性,不再只盯著學生的成績,老師的教育教學要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服務?!霸瓉肀容^關注學生的寫,現在在寫的基礎上,我也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起著重要作用?!?/span> 據了解,學校依托首師大建立了“三位一體”工作室,即專家、教研員和老師一起研修的模式。工作室包括學校文化、課程、學科、德育四個方面。學科組下還設置了語文、數學、英語和科任四個學科。工作室實行自愿報名,張德江一開始還有些擔心老師會不會怕增加壓力不報名,“沒想到一個學科組就有二十多名老師報名,在工作室的帶領下,老師們學習的勁頭更足了!”去年,學校被評為“京城教改創新領軍小學”。 多彩活動 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都有著個人色彩。為了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藝術、體育、科技活動,創設生動活潑的育人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 據學校常務副校長王超介紹,學校開展了包括藝術、體育、科技、棋類在內的30多種、90多個社團。他認為,這些課外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藝術素養和科學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校主張拆除高墻,開放辦學,請進更多的社會優質資源。目前學校正在開發校本課程,打算與航天三院、航天十一院、裝甲兵工程學院、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給學生普及無人機、導彈、坦克等方面的知識,帶領學生走進資源單位,參觀體驗,邀請專家進校園給學生上課,開闊學生視野。 除了引進,學校還引導學生走出去,把課堂搬出教室。在假期作業上,老師們別出心裁,制定了學校特有的“我的多彩假期”任務小冊子。今年1月,放寒假前夕,學校教學部門把各學科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進行了整合,分年級設計了鼓勵學生樂學、愛學、會學的多彩假期記錄手冊。 “手冊強調學科整合,學以致用,實踐體驗,讓孩子們感受學習的趣味性?!蓖醭f,手冊包括假期閱讀書單,運用圖片、文字等形式記錄假期故事,了解傳統文化,生活中的圖形,英語小報,做家務等內容,形式多樣,涵蓋各學科。通過任務手冊的形式鼓勵學生和家長走出校園和家庭,在生活中發現,到社會上去實踐。 走出國門 培養世界小公民 學校辦學與國際先進教育理念接軌,是優質學??沙掷m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養的目標。首師大附屬云崗小學先后組織師生走出國門,開展國際教育比較研究,吸取國外學校先進的教育思想,豐富和提高學校的辦學品質。 今年寒假,30名學生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洛杉磯Butterfield Ranch Elementary學校開展為期12天的交流活動。第一次去美國的五年級4班學生高圣寒對“自由”和“紀律”有了新的認識。他告訴記者,與美國同學一起上課,雖然他們沒有排排坐,也沒有要求坐姿,看山去“散漫”的他們其實很守規矩,自覺性也強。這對他的觸動很大。飛往美國時,他們都特別激動,在飛機上坐不住,影響了周圍人。但在回國的路上,他們安靜了,懂得了在公眾場合的規矩。 同行的帶隊老師也收獲頗多。作為語文老師,她表示,回國后她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她認為要樹立大語文觀,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情懷?!耙巹t就是規則要遵守,但是也要給學生的個性留出‘張揚’的空間?!?/span>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流是在去年8月訪學的基礎上做了改進。老師們認為除了要向國外學習,也要把中國傳統文化帶出去,在國外的環境中,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所以這次學生們還教授美國同學剪紙、編中國結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手工知識。 據悉,學校先后開展了多次的交流活動。2015年上半年和英國伍賽德學校建立手拉手關系。2015下半年與美國奇諾崗路德學校建立合作關系。2016年4月,馬來西亞大使館組織27所學校代表到校進行考察訪問,隨后應馬方要求,與馬來西亞柔佛州27所學校簽署建立合作關系備忘錄?!斑@些交流促使老師們用國際視野觀察、思考教育教學,對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流能力和競爭力的學生起到促進作用?!睆埖陆iL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