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導航
《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報告在梳理氣候變化對貧困地區生計發展和扶貧工作影響的相關研究基礎上,利用地球遙感衛星信息、統計數據和發布的全國連片特區的政策資料,分析與氣候變化及貧困相關的各種數據信息,用空間制圖生動展示出中國11個連片特困區的氣候脆弱性、敏感性、適應能力及貧困程度。 報告主筆、北京全極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殷永元教授強調:“氣候變化使得干旱,洪澇,病蟲害,高溫的頻率和強度增加,中國11個連片特困區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將進一步增大??梢钥闯?,中國11個連片特困區大多數處于氣候、水文、土地使用、森林等多種系統邊緣,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異常敏感脆弱。這些地區的扶貧減貧工作需要與氣候變化適應、糧食安全保障、貧困人群生計安全以及貧困地區生態保護等有機結合起來?!?/p> 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作為最具有挑戰性的全球性議題之一,氣候變化已經直接影響到靠天吃飯的特困區貧困人群的生計。 “氣候變化已不僅僅是環境問題,更是社會公正和扶貧發展問題。氣候變化不僅影響全球可持續發展,更成為發展中國家人群致貧和返貧的主要因素之一?!睒肥夂蜃兓c貧困團隊經理王彬彬表示:“今天,各國對氣候變化和扶貧發展這兩個全球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聯系卻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研究。在中國,如何將應對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的戰略目標有機結合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樂施會希望,《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報告可以為政府及相關機構在氣候變化背景下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p> 長期以來,在扶貧發展規劃中很少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政策設計和推進中也較少真正覆蓋到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中弱勢小農的利益。針對這一問題,在大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報告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包括應重視特困區糧食安全、關注特困區脆弱人群的生計安全、重視特困區的生態保護及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扶貧發展戰略規劃中。 《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報告是樂施會“低碳適應與扶貧綜合發展計劃”的研究成果之一。為幫助貧困地區的貧困人群應對氣候變化,支持中國政府實現到2020年中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的戰略目標,樂施會于2013年發起了面向中國農村社區的“低碳適應與扶貧綜合發展計劃”(Low-Carbon Adapt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me, 簡稱LAPA),通過與各級政府、研究機構、NGO、私營部門和媒體等開展不同層面的互動與合作,探索將兼顧減緩與適應的氣候變化視角融入農村扶貧發展規劃中,實現農村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宮鵬主任認為,《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報告很好地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議題相結合,開辟了氣候變化評估與扶貧研究的新模式。 《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報告全文:http://www.oxfam.org.cn/download.php?cid=18&id=202 關于樂施會: 樂施會是一個國際扶貧發展機構,旨在推動民眾力量,消除貧窮。 傳媒查詢請聯絡: 宋揚(高級傳播官員),電話 65512635-623 13141326211,郵箱ysong@oxfam.org.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