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擊渭河源頭“堆糞門”

    2015-4-17 12:46| 發布者: admin| 查看: 8357| 評論: 0

    摘要: 清水出源頭垃圾順水流直擊渭河源頭“堆糞門”◎本刊記者廖素冰劉軍民撰文/攝影在夕陽照耀下,流淌的蓮峰河穿過河道里的垃圾堆,向渭河流去。河邊上堆放著包括注射器在內的廢棄醫療垃圾。自《環境與生活》雜志啟動“ ...

    清水出源頭 垃圾順水流

    直擊渭河源頭“堆糞門”

     

    ◎本刊記者  廖素冰  劉軍民  撰文/攝影

     

     

    在夕陽照耀下,流淌的蓮峰河穿過河道里的垃圾堆,向渭河流去。河邊上堆放著包括注射器在內的廢棄醫療垃圾。

     

     

    自《環境與生活》雜志啟動“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系列報道以來,既有讀者來函舉薦家鄉的優秀水源地,也有群眾投書反映本地水源污染的情況。近日,本刊接到地處渭河源頭的甘肅省渭源縣當地群眾投訴,稱渭河源頭主要支流之一的蓮峰河河道堆滿垃圾,周邊百姓苦不堪言?!董h境與生活》記者于是乘車西行,調查走訪了渭河源頭垃圾污染現場和周邊居民,并采訪了當地主管部門。所見所聞令記者震驚。

     

     

    在夕陽照耀下,流淌的蓮峰河穿過河道里的垃圾堆,向渭河流去。河邊上堆放著包括注射器在內的廢棄醫療垃圾。

     

    渭水出焉清且甜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早在2004年的一份文件中就提出:渭河已經基本喪失了生態功能,成為黃河流域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近些年,渭河中下游更是因容納了沿岸城市諸多污水和垃圾污染,被戴上“關中下水道”的黑帽子。那么追根溯源,渭河源頭的情況又如何呢?

    深冬的渭源剛下過雪,空氣清新冷冽。這個甘肅中部的縣因渭水源頭而得名,這里是養育了八百里秦川的古老渭河的發源地。全縣總面積2065平方公里,共轄16個鄉鎮,總人口約35萬人,其中32萬人是農業人口。該縣還是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和藥材之鄉,盛產當歸和黃芪。

     

     

    當地居民在鏟河道里的死豬

     

    在驅車從隴西縣到渭源縣蓮峰鎮途中,道路沿著渭河干涸的河道一直向前,正值枯水期的河道裸露著大片砂石,幾乎斷流了。由于堤岸平緩,土色和周圍環境渾然一體,不注意都發現不了河道就在眼前。

    大家熟悉的成語“涇渭分明”,本指黃河支流渭河和涇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匯時,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現出一清一濁的奇特景觀,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據考,唐代詩人杜甫在《秋雨嘆》中有“濁涇清渭何當分”之句,大概是這個成語的由來。顯然,杜甫當年說的是涇水濁渭水清,但到了現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區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反而看上去是涇水清渭水濁了。究竟誰清誰濁,是古人弄錯還是后來演變,頗引起一番爭議?!冬F代漢語詞典》似乎一錘定音,將這一成語解釋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不管怎么說,《環境與生活》記者此次來到渭河源頭,終于有機會親眼看看渭水的清濁了。

     

     

    蓮峰鎮上停放的集污車,看上去已多時未使用。

     

     

    記者順河道而上,來到地處渭河源頭的渭河源景區。20148月,這里舉辦過《甲午年公祭華夏文明先祖大禹大典》的大型公祭活動,此處被當地政府定為渭水發源地,屬于鳥鼠山系,當年大禹治水經過之地,當地借此正大力發展旅游業,景區也做好了收門票的準備。

    據歷史文獻記載,“渭水出焉”之地正是鳥鼠山。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就說:“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南鳥鼠山,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蔽荚纯h境內普遍少水,唯有這里是難得的天然林和自然保護區,水土涵養好,淺層地表水滲出,匯聚成小溪流,四季不斷,到了夏天,溪水較大就變成小河,成為渭河珍貴的源頭水。

     

     

    當地老人蹲在建筑垃圾堆上吸煙,垃圾堆下埋著市場旱廁掏出的大糞。

     

    記者一行沿著山勢往上走,穿過樹林,潺潺溪水聲不絕于耳,伴著山林積雪和丘陵狀山坡,聽來令人愉悅。此時深冬,結冰水面淺雪覆蓋之下,似無一物,然溪流不經意間從小溝小洼中就流淌而出,冰雪裂開處,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苔蘚和石頭。沿溪流而上,步行幾公里就到了“大禹導渭”題字的石崖邊,此處恰是峽谷,兩邊石崖形成一線天之態,底下深水已結冰凍實??梢韵胂?,夏天多水之時,此地當有無限美景??聪宄?,記者忍不住捧起來喝了一口,清甜甘冽,沒有城市自來水的消毒水味。用礦泉水瓶裝滿一瓶,再細細觀察,水樣透明,沒有沉淀物殘渣,應屬優質山泉。從渭河源景區的水質來看,渭河源頭始發之水天然清澈,未見污染。景區周圍多是村落、農田,未見工業企業。

     

     

    雪后初晴的黃土高原地貌

     

    垃圾岸邊堆 隨水沖下游

    然而,走出美麗的渭河源景區不久,美好的景象開始發生變化。記者發現,在渭河支流蒲川河和蓮峰河交匯處不遠的岸邊,在一些較僻靜的河灣,人們將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直接傾倒在路邊。一位在此倒垃圾的三輪車司機說:“大家都倒在這里,到了夏天大水下來就沖到下游去了,不用人工去處理?!?/span>

    最讓人驚異的一幕,出現在蓮峰鎮群眾舉報的蓮峰河河道。蓮峰河是渭河源頭的主要支流之一,在三河口注入渭河。蓮峰鎮集貿市場后面緊挨著蓮峰河堤岸。在當地居民指引下,記者震驚地看到,河道內盡數堆滿了垃圾,裸露的河床中幾乎無一塊干凈的立腳之地,灰黑色的水流流過一堆堆生活垃圾、累積成垛的人畜糞便、丟棄的建筑垃圾以及農藥瓶等,還有一頭硬挺挺的死豬,臭味在四周彌漫,令人難以逗留。

     

     

    當地老人正向蓮峰河的河道里倒垃圾

     

    在蓮峰鎮市場上游木材市場堤岸邊,醫療垃圾也被倒在這里,用過的針管嚇人地裸露在外,人們在垃圾堆成的道路上行走,踩過一個個藥盒、注射器。當地的一位袁姓中年男子向記者介紹:沿岸4公里前后都是垃圾,有的堆成了4米高的垃圾山,不僅居民在此倒,鎮政府也開著垃圾車在此傾倒,若遇上環境檢查,鎮政府就找挖掘機在河道里挖坑淺埋、推平,但不久垃圾又堆成山,如此反復好幾次了。他表示,蓮峰河里的水不僅不能作為居民日常用水,連地都不能澆了,因為污染太厲害。

    袁姓男子的這一說法得到常住蓮峰市場邊上一位李姓大姐的認同,她家離蓮峰河就十幾米遠?!跋奶爝@里臭得很,到處都是蒼蠅蚊子,我們都沒法住了,只想搬走。政府還偷偷在晚上拉著垃圾過來倒,怕被人看見?!边@位大姐戴著口罩,難掩憤怒與無奈。

     

     

     渭河另一支流蒲川河的岸邊同樣堆放著垃圾

     

     

    那么,居民的垃圾應該倒在哪里呢?記者在鎮上沒看到幾個垃圾桶,河岸邊更是一個都沒見到。在沿著堤岸往前走時,恰好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往河道里倒生活垃圾。李大姐說:“沒地方倒啊,以前偶爾有垃圾車來收,但收走后也是倒在河道里了?!睋私?,縣政府向蓮峰鎮配備了4輛農村環保垃圾轉運車,目前正在使用的只有一輛環保轉運車和三輪車,其他車輛都停放著。居民們非常不滿。

    有人將垃圾拿到稍遠一點的地方處理,但最終還是沒離開蓮峰河這個“天然垃圾場”。

    當地的孩子們似乎并不為垃圾煩心,在骯臟的河道里,離死豬不過十幾米的地方,有一片臟水結成的冰,幾個八九歲的孩子正在冰面上玩耍,拿著破蛇皮袋或塑料瓶當玩具。站在這條當地人的“母親河”里,他們的背景是無邊的垃圾,這樣的環境對他們意味著什么,他們也許還無從感受。

     

     

    蓮峰鎮集貿市場待拆遷的民房

     

    其實,蓮峰鎮有的居民更憂心另一個后果。作為季節性河流,蓮峰河到夏天才是汛期,在河道里堆積了一冬的垃圾,此時會被大水沖走,淺埋的垃圾也會沉渣泛起,一起向中下游進發。70多歲的曾大爺對這種“越窮越污染,越污染越窮”的現象盡管不滿,但他更有大局觀:“我們這么一個小地方,污染就污染了,可是這里的水流向渭河,最終到黃河,那才是大問題?!敝袊吸S多年,并無太大成效,也許無法統一治理,顧頭不顧腚、首尾無法相顧也是原因之一吧。

     

     

    在渭河源景區隨機接上來一瓶清澈的渭河源頭水    曲徑/攝

     

    “堆糞門”引爆官民沖突

    蓮峰鎮的垃圾問題已存在多時,為何此時當地百姓才無法忍耐而大膽投訴?《環境與生活》記者在調查中得知,由鎮政府牽頭進行的蓮峰鎮集貿市場拆遷改建,是引發問題的導火索。

    據鎮政府提供的《蓮峰鎮商貿市場建設相關情況說明》顯示,現有等待拆遷的蓮峰鎮集貿市場建于1988年,是漳縣、隴西、渭源三縣群眾農副產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房子多為磚土木結構,現在大多數已成危房。因此鎮政府招商引資1.8億元,要對市場進行改建,這就涉及拆遷補償問題。和全國大多數地方的拆遷一樣,因補償問題引發了拆遷戶和政府、開發商之間的矛盾沖突。一部分被冠以“上訪專業戶”“釘子戶”名頭的住戶,仍舊據守在市場里不肯搬走,同時與政府打官司。拉鋸戰持續多時,直至“堆糞門”事件發生,矛盾終于白熱化,甚至發生了肢體沖突。

     

     

    渭河源景區里茂密的樹林

     

    據當地未搬遷的住戶反映,為了趕走他們這些“釘子戶”,鎮政府派人將市場內使用了近30年的旱廁拆除,將旱廁里的糞便堆積在拆遷戶門口,到了夏天,住戶們就被蒼蠅蚊子包圍了。政府拆除旱廁后,并不新建廁所,來市場交易的商戶無處解手,大罵“缺德”之余,只能到河道里解決?!陡拭C農民報》一位記者為了求證群眾反映的廁所問題,蹲守在河道,居然看到了令他尷尬的一幕:一些趕集婦女接二連三,直接在河道里解決內急,整個河道毫無遮擋,大小爺們就在河岸邊經過。拆遷沖突的實際后果是,大家都向渭河“潑了糞”,直接污染了河水。

    群眾的怨氣讓政府和開發商做了一些改善措施。集貿市場如今有一個小小的臨時廁所,算是對住戶和趕集群眾有所交代;同時在大糞堆上鋪上建筑垃圾,遮蓋住大糞的臭味。記者在集貿市場現場發現,房子確實是老舊危房,有些已經拆了,開發商在旁邊蓋起了新房。記者在售樓部了解到,那些樓房已經以五六千元每平方米的價格售出,但賣方并沒有售樓資質。一位老人爬到蓋上泥土的糞堆上,邊抽煙邊看底下的人,他的背后是新蓋的樓房。

     

     

    地處渭河源頭的渭河源景區林地覆蓋,風景秀麗,水土涵養好。

     

    縣級主管部門這樣說

    針對蓮峰河水質和河道垃圾問題,渭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祁小平接待了記者來訪,并很快召集起由縣水務局、國土局、環保局、住建局分管副局長參加的聯席會議。但這次會議主管者沒有直面問題,局長們要么說不清楚情況,要么擺出很多困難,要么談規劃、說成績,或者埋怨百姓素質不高。因各個機構責任不明晰,中國的治水常被戲稱為“九龍治水”??磥碓诨鶎?,也是“九小龍治水”。

    縣水務局的喬局長分管縣城城區水務,對鄉鎮河道的情況“不太清楚”,原因是人手不夠,“業務覆蓋不過來”。有關渭河源頭的幾條支流水質如何的問題,局長們認為是可以“人飲”的??h城居民用水來自建在五竹鎮的峽口水庫,其他鄉鎮靠石門水庫和麥壩河供應。而蓮峰鎮居民卻說,他們的飲用水只能靠地下水,渭河的水不僅量不夠,也被污染了而不敢喝。

    根據分工,河道里的水和垃圾歸水務局管,河岸上的土地和垃圾歸國土局管。但現實中兩者都沒人管。對百姓們“等汛期大水來管”的說法,局長們并不認同,理由是根本就沒有那么多水沖走垃圾,因此也不會污染下游。

     

     

    蓮峰鎮的孩子在垃圾遍布的河道里玩耍

     

     

    渭源縣環保局劉局長表示,從環保要求上看,他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鄉鎮實際上達不到,比如監測不到位,像蓮峰鎮這樣的大鎮也沒有監測站和垃圾處理站,全縣只有縣城有一處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廠。劉局長介紹,大一點的鄉鎮正在申請建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廠,但還沒批復。若從責任上劃分蓮峰河的污染問題,“責任單位是鄉鎮人民政府?!眲⒕珠L又補充道,“環保宣傳不到位,老百姓也在往河道里倒垃圾?!彼J為,像蓮峰鎮那樣的情況,垃圾分散亂倒還好一些,如果集中處理,按現有條件會二次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然而,蓮峰鎮現在的垃圾狀況是,分散的集中在河道里,集中的集中在河岸上,二者皆有。

    縣住建局董局長認為,城區的污水管網建設是到位的,沒有向渭河排放的現象。據了解,流經渭源縣城的是渭河重要支流清源河,城區河岸兩邊垃圾狀況比蓮峰鎮要好,但也存在堆積。河道內設有阻攔垃圾的橫壩。住建局是負責牽頭做規劃的,董局長認為垃圾處理廠的處理成本太高,全縣16個鄉鎮要逐一做規劃,“那些都是很吃錢的?!彼J為目前只能分散處理。

    關于采砂場破壞了渭河河道和周邊田地問題,縣國土局領導表示,已經不審批新的采砂場了,目前仍在作業的砂場是在處理尾料?!拔己又鞲闪魃弦呀洓]有一家砂場了,支流上是限制性開采?!?/span>

    局長們告知記者,渭河在渭源段已經沒有任何排污企業了,全部被清除了??h城生活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達標后才進入渭河。

    會議結束后,分管環保的王縣長通過祁部長表態說,渭源縣作為馬鈴薯良種之鄉,卻沒有開辦一家馬鈴薯加工企業(如淀粉廠),就是考慮到渭河的環境治理。

     

     

    渭河源景區大門

     

    把環境整治“成果”倒進河道

    作為縣環保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縣環保局對蓮峰河的垃圾問題應最有發言權?!董h境與生活》記者請分管劉局長一同到蓮峰鎮實地查看,劉局長以人手不夠、省上來人檢查,無法抽身為由,不肯同去。記者再邀劉局長派一位下屬同去,劉局長也未答應。也許局長當時確有要務在身,媒體突然來訪不在他的工作日程計劃之內,也許是他料知蓮峰鎮河道“那畫面太美不敢看”。

    縣環保局隨后給記者發來《渭源縣渭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匯報材料》,上面列舉了渭源縣近期做的環保工作和成績,比如“加強執法,解決本地突出水污染……嚴格執行……大力查處……”要求是很高,落實卻很難。

    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工作人員王寶貴隨后發來電子郵件,解釋2014年進行的兩個月環境專項整治的結果和河道垃圾問題。

    郵件中說,根據調查和蓮峰鎮政府反映,現在堆積在蓮峰河河道內的垃圾主要是兩個月集中專項整治后傾倒的。由于蓮峰鎮沒有專門垃圾場,致使當地群眾和企事業單位將垃圾傾倒在就近河道,短期內形成大量垃圾。水務局向蓮峰鎮政府進行了告知,將對在河道內倒垃圾行為予以嚴厲處罰。郵件還解釋說,由于向河道倒垃圾多發生在夜間或節假日,隨機性大,調查取證難,經與蓮峰鎮政府了解,目前正值冬季,河道內垃圾封凍無法清理,待2015年春季解凍后將集中清理。

    可據記者觀察,蓮峰河里并無封凍一說,因為水流較小,垃圾就擺在裸露的河道里;取證也并不困難,當地居民根本就是大大方方地倒垃圾。主管、監督部門將環境整治的“豐碩成果”傾倒在河道里,倒是令人印象深刻。不過令人期待的是,至少有了時間表:2015年春季解凍后。

    就在采訪結束,記者要離開渭源縣時,從縣委宣傳部門得知,渭源縣是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

     

     

    渭河源景區里流淌的溪流,渭河源頭之水清澈透明。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QQ|運營團隊|公益論壇|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tag|公益   

    GMT+8, 2023-9-30 14:32 , Processed in 0.0566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香港聯領基金 會版權所有

    返回頂部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播放|九九国产有精品视频|亚洲 一区 欧美|日韩人妻潮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