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現狀: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

    2013-8-9 09:51| 發布者: admin| 查看: 10414| 評論: 0

    摘要:   廣西積極破解“垃圾圍村”:垃圾分類在農村地區推進,村民將分類好的垃圾送往收集點。本報記者黃孝邦/攝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昔日的綠水青山、如畫般的鄉村風景卻難覓蹤影?!  袄?...

      廣西積極破解“垃圾圍村”:垃圾分類在農村地區推進,村民將分類好的垃圾送往收集點。本報記者黃孝邦/攝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昔日的綠水青山、如畫般的鄉村風景卻難覓蹤影。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已成為我國部分農村生活環境的寫照。垃圾堵路圍河、污水隨意排放等現象在不少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農村“垃圾圍村”困局亟待破解。

      城市垃圾大量“進村”

      以黑土地聞名的東北農村就正在遭遇“垃圾圍村”難題。兩個月前,記者來到吉林省九臺市龍嘉鎮蓮花村,越往村子里面走,刺鼻的氣味越大。村民閆秀文門前的五六十平方的一塊洼地早已成了垃圾池,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垃圾,其中有塑料袋、煤灰、玻璃瓶、農藥瓶、舊衣服、碎碗、動物尸體、瓜子皮、腐爛的水果等等。

      “冬天還好一些,一到夏天下雨,垃圾堆里的污水都能流到院子里,我和老伴出門必須穿雨鞋,太臟了,根本吃不下飯?!?3歲的閆秀文說。為了出門方便,閆秀文找人用石頭把大門口墊高了一些。

      村民介紹,這只是蓮花村的一處垃圾點,村西邊的一條溝渠里的垃圾更多。步行五六分鐘后,一條兩岸垂柳的護村河呈現眼前。大煞風景的是,河水已經變綠,上面漂浮著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動物尸體和各種垃圾,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無獨有偶,不久前,素有“人工天河”美譽的著名景點紅旗渠源頭也被曝堆滿了生活垃圾,成了周圍幾個村子的“垃圾場”,下游水質也受到污染。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在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沿著紅旗渠源頭向東約500米,記者看到網上所指的大量垃圾堆積處,20多米高的斜坡上散落著塑料袋、食品包裝袋等生活垃圾。負責管護的紅旗渠管理處河口管理所所長劉向東說,由于近日雨水較多,造成斜坡塌方,少量垃圾順著坍塌處進入紅旗渠內。從現場清理的淤泥中,記者看到了其中夾雜著少量生活垃圾。

      實際上,隨著城市生活用品下鄉步伐加快,各種小食品包裝袋、廢舊電池等不可降解的消耗品大量“進軍”農村。據衛生部統計,2008年,我國農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達0.86公斤,全國農村一年生活垃圾量接近3億噸,其中約1億噸垃圾隨意堆放,以致我國多地鄉村的河流、村莊、農田旁,皆可見農村垃圾的影子。有專家表示,紅旗渠源頭出現垃圾并非偶然,僅僅是鄉村污染隱患的一個例子,現在很多農村處理垃圾還是直接到溝里或讓水沖走,不能徹底解決農村垃圾問題。

      空白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

      一直以來,我國針對環境污染的監控和治理重心在城市,對廣大農村關注較少。但相比于城市垃圾污染,農村污染點多面廣,加之農民群眾環保意識普遍淡薄,垃圾處理相關配套設施缺乏,治理難度更大。

      紅旗渠之源的漳河在山西省平順縣境內,經過山西5個村莊,崔家莊是距離紅旗渠最近的村莊之一。記者在崔家莊走訪時發現,村里雖然有6個垃圾池,但都堆滿了,據崔志霄和崔思賢等村民講,會有三輪車把垃圾轉運到臨近紅旗渠的山溝里。一些村民也表示,雖然村里有垃圾池,但還是意識問題,有的人隨手亂扔垃圾。村支部書記崔書忠表示,事實上垃圾池的垃圾會集中傾倒在村里的荒地上,但是具體怎么處理,他也表示并不清楚。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農村垃圾的處置除少數村采用焚燒或簡易垃圾填埋外,大部分農村垃圾都是隨地堆放,主要傾倒地點是“六邊”:路邊、河邊、村邊、田邊、塘邊、屋邊。

      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我國已有多部法律法規提出了具體要求,但農村垃圾處理則與之對比鮮明,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的具體辦法,由地方性法規規定?!庇浾哒{研發現,這一塊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這種空白使得農民只能自行選擇處理辦法。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員譚克儉告訴記者,他最近在進行城鄉公共資源調研中發現,我國農村垃圾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處理?!敖裉燹r村垃圾沒有造污染,并不代表明天就不出問題?!弊T克儉說,垃圾處理科技含量高,需要政府主導并制定科學處理方法,農村垃圾處理總要有出口,地方政府應該因地制宜研究并制定方法。

      有網民則表示,相對于城市比較成熟的垃圾處理系統,農村處理方式簡單粗放,現在生活垃圾都難以降解,對其焚燒、掩埋都會形成環境隱患,相關部門應該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給予重視。在吉林德惠市布海鎮義和村,正在田地干活的村民代大爺說,這些年村里的垃圾越來越多,原來的垃圾堆放地已經不夠用?,F在鎮里也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垃圾處理點,定期到村里來拉垃圾。問到拉走的垃圾怎么處理,代大爺說就是換個更大的地方堆放,“不像城市,農村也沒啥好辦法,就是掩埋?!?/p>

      傳播疾病的隱患

      更值得人們重視的是,農村生活垃圾還存在傳播疾病的隱患。由于農村生活垃圾成分相當復雜,一些垃圾沒有分類,也沒有任何處理,所散發的氣味和相關污染,給垃圾場所附近居民帶來了不容低估的健康隱患。

      比如,農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賴性高,這些日常用品產生的污染未得到有效處理,加之農村對廢棄物的回收率低,殘留地膜和塑料廢棄物因其自然條件下降解時間長,易對環境產生長久影響。同時,農村生活垃圾任意露天堆放,占用一定土地,導致可利用土地資源減少,電池等殘留毒害物質還容易污染土壤環境。

      在廣西東南部一些鄉村,記者發現道路兩邊也有村民隨意丟棄的塑料袋等固體生活垃圾。一些農民提著自家的垃圾,隨意傾倒在馬路旁。一旦刮風,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等垃圾便在空中飄蕩。廣西宜州市三岔鎮三岔村,一條流經三岔村的小河,過去曾是村民們游泳、洗衣、洗菜甚至飲用的水源,如今卻成為污染嚴重的垃圾池,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漂浮在小河之上,曾經清澈的河水再難覓蹤影。

      “垃圾圍村”不僅影響著農民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人畜的健康。由于垃圾的多樣化和城市化,由農藥瓶、廢電池等混合的農村垃圾已產生毒害化趨勢。同時,隨著養殖業的壯大,如布海村兩側的豬糞一樣批量產生的禽畜糞便以及宰殺后的廢棄物無法消化,同樣對周邊的空氣、土壤、水源形成污染,成為畜禽疫病、寄生蟲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傳染源。

      需要投入和意識轉變

      一位名為“Jack_jzk”的網友在他的微博中這樣寫道:“農村垃圾處理的確是個問題,隨著農村秸稈還田的普及,家庭養豬的消失,原來的垃圾變大糞還田的循環方式不存在了,生活垃圾怎么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農村是大家的農村,農村被垃圾填滿了,城市只能更糟?!?br>
      對于農村“垃圾圍村”的困局,不少專家給出建議,吉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認為,應對“垃圾圍村”,地方政府必須提高公共服務的能力。首先,應該進一步厘清農村垃圾管理部門的權責,避免出現多頭管理帶來的效率低等問題。其次,加大農村垃圾處理的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分級處理機制。同時,還應該根據城鎮化水平進行區分。最后,通過宣傳引導提升農民的環保意識,特別是提高農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地方已認識到控制農村垃圾污染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動。在廣西,2011年起已經實施村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行動計劃。廣西三江縣去年4月便開始實施“民族村寨清潔工程”,以整治河邊、路邊、村邊、屋里邊的“四邊”環境清潔衛生為重點,試點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攤曬-焚燒-填埋”的處理模式,從源頭上治理農村垃圾。同時,廣西還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試點工作,主要是通過兩種形式,一是在農民家里進行大概分類,即分成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二是由保潔員再細分,分為四類,進行分別處理,積極引導、鼓勵村屯保潔員對生活垃圾進行就地分類和回收利用,盡量在源頭上對生活垃圾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減少集中處理垃圾量。

      在吉林省萬來村記者看到,當地政府在村口建了統一的垃圾池,一些村民開始像城里人一樣養成了倒垃圾的習慣,農民的房前屋后和村路兩旁干凈整潔。在村里生活了幾十年的潘老漢說:“農村垃圾處理是個費時費力的活,需要一個過程,這其中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和引導,也要靠村民意識的轉變?!?/p>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QQ|運營團隊|公益論壇|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tag|公益   

    GMT+8, 2023-9-30 14:17 , Processed in 0.0492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香港聯領基金 會版權所有

    返回頂部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播放|九九国产有精品视频|亚洲 一区 欧美|日韩人妻潮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