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紅十字會主辦,廣東省環球公益基金會贊助的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紅十字會暑期三下鄉隊伍一行28人前往信宜市北界鎮良垌小學進行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即支教板塊,調研板塊和體現紅會特色的安全衛生知識板塊。
支教板塊主要開設了趣味語文、數學、英語,還有山區孩子平時比較少接觸到的美術、音樂、舞蹈、體育、歷史和計算機技術等課程,在這些課程中孩子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積極好學的精神。除此之外,根據各班的特點,支教隊伍還給每個班開設了團隊培訓課。通過團隊培訓課程,引導孩子們發現自己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了團隊精神,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支教板塊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內容,使孩子們的這個暑假過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調研板塊的主題是《信宜市北界鎮良垌小學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查研究》。調研板塊以調研問卷為主,訪談為輔的方式進行。通過了解良垌小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況,深入分析了該學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其環境的相互關系。為提高當地小學生學習積極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jpg)
安全衛生知識板塊主要采用課堂演講和海報宣傳的方式。為了更好地宣傳安全衛生知識,使小學生在面臨水災、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更加懂得自救他救,我們特地開設了安全衛生知識課堂。并且在各個年級進行了地震演練,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全衛生知識板塊使孩子們在防范自然災害和遭遇災害時進行自救他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星期,可是它的意義卻非常的重大。首先對于良垌小學的學生來說,通過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支教老師通過傳播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給山區的小孩搭建了一條與現代先進文化接軌的橋梁。對于華師的學子來說,深入貧困山區支教,一線的教育經驗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師范技能,而且讓他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地提升自己。
總而言之,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成果顯著。